本科招生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学院简介>>正文

学院简介

更新时间:2015-06-18   点击次数:

基础医学院

广东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下属10个教研室和2个实验室,在编教职工185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49人。拥有“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广东省重点特色学科、“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等省级重点学科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还有“中美肿瘤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等科研基地;“广东医学院李哲人体科学工作室”李哲老师的“李哲教你学解剖” 新浪微博拥有30多万粉丝,享誉国内生物医学界;“广东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是依托基础医学院法医学学科开办的司法鉴定机构,承担法医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对外司法鉴定职能。

广东医学院法医学专业创办于2003年,是基础医学院直接管理的专业,至今已培养了八届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大多在“珠三角”地区就业,近年来考取公务员和研究生的人数不断增多。法医学专业依托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学科优势及广东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的专业支持,已发展成为广东省法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是广东医学院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实力最强的二级学院,与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定位于湛江校区。第一临床医学院开设的专业有: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方向化(皮肤病与性病学、眼耳鼻喉科学、康复医学、整形美容学、全科医学)等,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招生。临床医学专业是“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名牌专业”、 “广东省高校重点专业”、“广东省应用型人才示范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

经过五十七年的建设和发展,第一临床医学院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完善的教学设施、科学的教学规范和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现设有24个学科门类齐全、专业教学成熟的临床教研室,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284名、副高级职称教师469名,硕士生导师120多名,博士生导师13名,为培养多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临床医学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学院有1个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省高校实验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培训中心),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3项省级精品课程。目前在读本科生4041名,硕士、博士研究生890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3名。

第一临床医学院依托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具有雄厚的人才队伍、先进的医疗设备、丰富的临床医疗和教学资源,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现有员工3000多人,开放病床2100余张,服务范围辐射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市,还有境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患者常来院疗诊,年门诊量、住院人数雄踞粤西各医院之首。医院设有临床和医技科室47个、科研中心(平台)3个、研究所5个、研究室14个 ,拥有14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个广东省临床重点扶持专科,广东省省级重点实验室 2个。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学科齐全、技术先进、特色专科突出、多学科综合优势强大而成为粤西及粤、桂、琼交界地区的区域性医学中心,是国家首批“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先后获得了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佳医院、爱婴医院、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模范集体、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等荣誉。

建校以来,第一临床医学院坚持“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仁心仁术、爱岗爱国”的专业理念,坚持“与国际医学发展接轨、与国家执业标准接轨、与社会应用需求接轨”的教育方向,坚持“厚基础、强技能、宽适应、重人文”的培养目标,形成了“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上得来”的办学特色,培养了近2万名医学人才,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二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设在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学院开设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两个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是“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广东省名牌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是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面向全国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校本科生3000多人,毕业生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临床技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三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大部分毕业生在珠三角地区就业。近三年学生考研通过率达60%,部分学生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大学录取。

学院利用珠三角地区丰富的医疗资源,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专业成熟,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管理规范的二级学院。现有专任教师(含非直属附属医院)350人,副高及以上职称12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29人,占65.4%。拥有100多家临床教学基地。

学院设有规模大、设备齐全、特色明显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模拟医院,是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生临床技能训练提供了条件保证。我院学生于2012年、2014年两次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南赛区三等奖。

正在兴建的附属松山湖医院占地357亩,建筑面积282800平方米,床位1000张,医院门诊已于20111228日开业,将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功能完善、设备先进、技术精湛、管理规范、环境优美的三级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建成后将成为学院的主要临床实践基地。

学院着眼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强化实践教学。从2014年开始推行“3+2”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年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教学,后2年在附属医院进行临床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

学院秉承“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训,弘扬“医德与医术相长,人文与科学并重”的专业理念,实施“卓越医生”培养计划,坚持“临床实践能力培养5年不断线,人文素质培养5年不断线”的培养特色,努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临床实践能力强、人文素养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第三临床医学院

第三临床医学院是广东医学院最年轻的二级学院,定位于湛江校区,现有在校本科生2431人。第三临床医学院开设的专业有: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招生。其中医学影像学专业是“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410月,学校为了落实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推进广东医学院转型升级、提速升位,做好高水平大学重点项目建设,以及强化协同创新、进一步凸显我校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临床医学的学科实力和特色,发展壮大临床医学教育的需要,将麻醉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从第一临床医学院划分出来的,成立新的第三临床医学院。

第三临床医学院和第一临床医学院在临床医学大框架下,协同合作,专业特色发展。现阶段,两个学院的教学、科研实行一体化管理,共同依托于24个临床教研室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和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临床和教学资源(具体介绍详见第一临床医学院),承担临床医学专业、医学麻醉、医学影像专业本科教育;学生管理则相对独立,第一临床医学院负责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工作,第三临床医学院负责医学影像和麻醉医学专业学生工作,在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学生管理,创建管、教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第三临床医学院将遵循我校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人格好、人缘好、形象好,兼备有“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上得来”特色的适应能力强、创新精神优秀的医学影像学、麻醉医学人才。

医学检验学院

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自198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本专业是“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近年来先后获得“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广东省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和“广东省医学检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多个省级项目,是广东医学院的名牌专业,在全国医学检验学界享有良好声誉。我校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首次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医学检验学院现有教工39人,其中专任教师24人,教辅人员5人,行政与辅导员10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9人,副教授4人,讲师11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11名,硕士22名(其中在职博士生5名)。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5(含校外)。教师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名,全国模范教师1, 省高校教学名师2名,“南粤优秀教师”4人,8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

医学检验学院下设六个专业课教研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检验医学研究所,以本院为依托的有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协同发展中心科研平台。本学院有52家以“三甲”医院为主的实习基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建立了“实验创新班”;与日本大阪高技术学院、日本大阪医疗技术学院有19年的联合办学历史;还与台湾台北医学大学、中山医学大学、中台科技大学建立了“3+1”联合培养,学业优秀的学生有机会被选派到境外学习深造。

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现有预防医学、统计学(生物统计学方向)、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质量与安全4个本科专业;有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一级学科和临床流行病学硕士学位二级学科2个硕士授权点;设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卫生检验学4个教研室;拥有省级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莞市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和校级环境与健康研究所各1个。目前已培养毕业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1135人,硕士研究生35人;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825人,硕士研究生39人。

公共卫生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梯队整齐、专业素质较高、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目前,有在编教职工46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2011年以来,学院共承担各级课题9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市厅级课题48项;发表论文210篇;主编出版教材16部;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拥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公共卫生教学团队1个、精品教材1门;校级精品开放课程2门、双语教学课程7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

学院在注重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学院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文体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学院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积极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学生就业率2011年为96.64%201297.21%201398.9%2014年达99.06%,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形成了以珠三角地区为主的就业地域分布,75%以上的毕业生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工作。在鼓励学生尽早接触专业内容,早期进入专业实践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工作,开展科研项目,近三年获得大学生科研及创新实验项目校级63项,省级25项、国家级1项。学院建立了93家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的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药学院

药学院建院于20063月,现有药学、中药学两个本科专业,药学专业设药物分析、临床药学、医药贸易三个本科专业方向,有药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学院办公室、教学科研科两个行政科室及药理学、化学、生药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和中药学与医药贸易学七个教研室;建设有化学与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学院;依托学校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分析中心(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学校科技开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中药新药研究所(校级)等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药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形成了集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科教育于一体的药学教育体系。现有教职工80人,专业教师60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1人;教授11人、副教授23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教师总人数57%;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占教师55%5年承担各级课题15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省部级项目45项、厅局级科研项目35发表研究论文520篇,其中SCI论文194篇,总影响因子486.344,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2.062。申报专利22项,授权12项。主编、参编专著、教材39部。主持省专业改革项目、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药理学教学团队、省精品视频共享课程、省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各1

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激励学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体现在“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积极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已培养本科生11届计3116人,在读2328人;考研上线率逐年提高,累计考取研究生191人;培养硕士生19届计219人,在读69人;联合培养博士生计1人,在读316人获国家奖学金,11人获“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 2篇硕士学位论文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1篇硕士学位论文获学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上述各类学生共主持8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7项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公开发表论文81篇,其中SCI论文18篇,影响因子22.845 1篇获2012年度广东省科技创新年会最受欢迎十篇论文称号。

学院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台湾嘉南药理大学、台湾高雄医学大学等高校有本科生培养合作项目。先后与国内大型医药企业、大型综合医院、知名研究机构、药品检验所合作建立了教学实习、就业合作关系。重点向医院、药品研发、生产、检验、流通等领域培养创新型及实用型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新药研发、药物分析与检验、医院药房管理、药品流通及药品监督等方面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9%,毕业生覆盖全省、辐射全国、涉足国外

目前,学院全体教职员工本着开放、务实、创新、高效的人文精神,以“懂药懂医,中西融通,善和有为”为办学宗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出具有人文情怀、专业素质好、实践技能强、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人民满意的专门人才。

护理学院

广东医学院护理学院创办于19659月,前身是湛江医学院护士学校。19933月易名为广东医学院护士学校;20009月,广东医学院成立护理系,并于20025月和护士学校合并,于200312月成立广东医学院护理学院。护理学院毕业生以理论基础扎实,临床护理实际操作技能过硬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和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均达到接近100%2008年护理学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全国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护理学院目前在校本科学生2100人,有护理学、重症监护学两个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梯队整齐、专业素质较高、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21名,其中正高职称1名,副高职称6名,中级职称12名,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研究生1名,在读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还有一批临床和教学经验丰富的附属医院兼职教师。学院拥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双语教学课程1门;近五年主编、参编教材17部。

学院注重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建立了使用面积超过1000m2的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装备了一大批仪器设备,保证了实验课教学的正常开展,同时学院在全省各地的综合性医院建立了40多个临床实习基地,稳定了专业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人文与管理学院

广东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成立于20064月。 设有心理学系、健康社会学系、管理与法学系、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险系、生命质量与应用心理研究中心、卫生法制与政策研究所以及艺术培训中心。有教职工62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8人,博士14人,在读博士11人。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医药贸易与财会)5个专业。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三年级时分流为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法规与行政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应用心理学专业三年级时分流为心理咨询与艺术治疗、心理测评与行为干预两个专业方向。在读学生1551人。近年承担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14项,市级课题50项;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市厅级奖项2,校级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7门。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为学校重点扶持学科,相关的公共事业管理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办较早,已获社会的广泛认可。应用心理学和社会工作为本学院特色专业,着力培养具有医学和人文社会学特色的复合型心理和社工人才,力图切实践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国际经济与贸易为新增专业,主要致力于国际医药贸易与财会方向。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复合竞争力培养,通过专业能力提升(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暨“五个一”工程计划等多种培养模式和措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通识教育水平。其中“五个一”指:一项体育方面的强项、一项艺术方面的强项、一种对外专业沟通能力(专业英语好)、一种探究习惯和能力(科研与统计分析能力强)、一些人文气质(生命文化与人文情怀高)。从2004年招收各专业的第一批本科生起,现今已有7届优秀毕业生奔赴全国各地,服务于许多知名的企事业单位和医疗机构。毕业生总人数达3133人,就业质量高,就业层次好,总体就业情况稳定(各专业近三年的就业率均在95%以上),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各行业带头人。

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1012月,学院现设有3个行政机构、3个基础教研室、3个专业教研室、2个研究室以及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集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单位。

学院现有教工71人,专任教师52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1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学历17人,在读博士7人,“南粤优秀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创办于1997年,2001年更名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并开始招收本科学生,该专业现设有医学信息系统、医学信息两个方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办于2003年,该专业现设有医学电子工程、医学影像工程两个方向。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是2014年开始招生的新办专业。目前全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91名。

学院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门,双语教学建设课程2门,在线网络课程10门;获得省级151 工程三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广东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公共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省级示范中心建设立项。学院获得省、市和学校多项科研资助,其中获得中央财政资金资助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湛江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

学院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单位的学术交流与合作,1996年起我校与日本大阪滋庆教育集团合作办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生物医学工程两个专业成为双方合办专业,学生毕业时均可获得日方的修业证书。我院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依托国内四十多家医疗信息化企业、医疗设备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校企产学研合作关系,较好地解决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专业自开办以来毕业生一直受到企业和医院的青睐,毕业生不仅就业率高,而且就业质量较好, 历年总体就业率在98%以上。每年毕业生约70%在珠三角地区就业,其部分毕业生就职于三甲医院、国内知名医疗信息化和医疗设备企业。

为了更好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院将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为基础,与企业和医院三方共同建设理工本科专业卓越创新人才的教学基地,培养更能满足社会行业需求的卓越创新型人才。

外国语学院

广东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1410月。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6人,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7.5%,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3人,讲师34人,助教7人。84%的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47人。学院常年聘请外籍英语教师7人。

学院于2005年开始负责培养医学方向的英语专业本科生,目前共培养了540名毕业生。2013年开始增设国际旅游与酒店管理方向。应目前市场需求,2015年拟招生国际旅游与酒店管理方向的英语专业本科生80人。

学院以教学为生命线,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推行零度课程(获第七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即尊重学习个体差异和学习问题,以个性化的课程目标,探究式的合作学习,打破课程界域的多元化课程内容和重课程、重体验、重参与的态度,构建开放灵活的课程体系。

学院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目标,注重对学生获取和运用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人文社会科学及文学等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适应翻译、教育、外贸、旅游、文化等行业工作需要。

学院已与跨国集团凯悦酒店、美思威尔顿酒店、康辉旅行社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课程基地。学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目前,学院拥有数字化多媒体语音实验室18间,提供了授课、自学、考试、管理、资源库这五大平台,为开展英语自主学习和建设课外学习网络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院狠抓教学质量。英语专业TEM4TEM8成绩优异,4级通过率保持在80%左右,超过全国平均通过率20个百分点左右;8级通过率保持在55%左右,超出全国平均通过率15个百分点左右。外国语学院学生在参加各类英语竞赛中屡获佳绩。近3年来,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南赛区三等奖3人次,广东大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大赛三等奖2人次,广东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三等奖以上9人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