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收到《关于公布第四届广东省学校国防教育成果交流展示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在5月9日至11日于佛山大学举办的第四届广东省学校国防教育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中,广东医科大学国旗护卫队以全场最高分荣获升旗仪式展示赛本科组一等奖,实现该项赛事“七连冠”,并同时斩获“军事特色课目”二等奖。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学校武装部长期系统且严格的训练支撑。为备战本届省赛,武装部提前四个月启动集训计划,制定周密方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单兵动作到队列协同,从仪式流程到精神风貌,组织开展常态化早晚训、周末强化集训和模拟实战演练,不断提升队员的军事素养与整体表现力。在武装部的专业指导下,队员们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和严谨作风,最终在比赛中展现出卓越水准。
武装部始终坚持系统化组织与科学化训练相结合,育人成效持续显现。不仅在本次展示活动中表现突出,在日常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中也屡创佳绩:2025年7月,武装部组织四名队员参加广东省军事训练营荣获团体二等奖;同年8月,队员邢昊宁在第十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中(全省高校仅八人代表参赛)获“优秀学员”(全省6人)及军事理论课目个人三等奖,展现出队伍全面发展的优良素质。
近年来,武装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国旗护卫队等为载体,系统构建“旗帜引领·四维铸魂”国防教育模式,通过行走实践筑基、云端播火传薪、志愿浸润润心、星火燎原聚力四大路径,系统提升育人实效。该模式注重将训练实践与价值引领相结合,通过创新育人机制、深化实践内涵,全面提升学生的军事素养和综合能力。该模式的成效不仅体现在赛场上,更体现在服务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实际行动中。6月下旬广东怀集洪灾告急,面对怀集、榕江的严峻灾情,由武装部培育的“旗帜飘扬”志愿服务队47名师生主动请缨星夜驰援,在当地武装部指挥下,队员们顶着烈日高温,在怀集多个严重淤塞点展开高强度清淤作业,累计清理淤泥超300吨,有力保障了核心区域交通命脉的畅通。怀集战斗尚未完全结束,得知贵州榕江又遭遇“百年一遇”洪灾。7月2日,17名队员(含6名女队员)主动请缨,火速转战。在机械无法进入的榕江背街小巷,队员们无畏齐膝深的恶臭淤泥和堆积如山的垃圾,仅凭简易工具和双手持续清障,6名女队员更是巾帼不让须眉,与男队员并肩鏖战,最终成功打通三条关键巷道和县城汽车站,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服务国家所需、响应人民所呼”的建队宗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
该育人模式注重将训练实践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成效显著。在近期举办的第四届广东省学校国防教育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中,由武装部培育指导的国旗护卫队表现优异,获得评委高度认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育人体系,累计培养70名学生光荣入党,47名学生参军报国(其中3人考入军校),一人被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充分展现了铸魂育人的实质成果。
武装部推动的国防教育模式还产生了广泛的示范辐射效应。指导全国200余所高校规范建队,创立的“旗帜飘扬”志愿服务项目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相关育人实践被央视、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300余次,融媒体内容全网传播超16亿次,有效扩大了国防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文/谭小晖 审核/韦荣寒 复核/周圆 审发/裴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