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以通识之基 谋合作之路----岭南师范学院黄钢副院长一行来我校交流

来源:社会科学部 时间:2015-05-19点击:

5月14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黄钢副院长一行到访我校,就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及学分互认等方面进行交流。交流活动在我校东莞校区行政楼六楼会议室举行。学校赵斌副院长、教务处官成浓处长、社科部黄祖辉主任、基础学院唐湘涓书记、学工部陈炳权副处长等参加了此次交流会。交流会由教务处官成浓处长主持。

赵斌副院长代表我校致欢迎词,他表示,我校通识教育从前年开始一直在“探索”,希望两个学校能相互学习。据悉,岭南师范学院的通识教育,是在以前“博雅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十几年发展历程,此次岭师一行来我校交流,是希望“老邻居,资源共享”。

交流会现场

赵斌副院长在讲话

            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推进通识课程改革

社科部黄祖辉主任首先作了《思政课教学与通识课程改革》的分享,他从“四力”的挑战 、“二创二优”的探索、德育与通识融合的可能以及通识课程设置理念、内容、建设管理等方面向来客作了介绍。

首先,黄主任认为,网络具备“强磁力”,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而“从本学期起,高校书记、校长上第一堂思政课”,是提高思政“亲和力”的表现,而目前的教材、教学方式都缺乏“吸引力”,要提高“亲和力”,使思政课具有“真魅力”。其次,黄主任以广东医学院为例,谈我们在“二创二优的探索”,即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优化思政课师资队伍。最后,德育与通识教育融合具有可能性。黄主任以我校新生入学行拜师礼、毕业生离校行谢师礼、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等为例,从通识课程的设置理念、模块及内容谈到我校目前通识课程的建设及管理情况,即我校是以“一主三辅”设置模式,以“医文整合、校院共建”的建设设想。来访客人对我方的介绍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黄祖辉主任在讲话

             盼医学与人文融合 望医校与师院共赢

在听了我校黄祖辉主任的汇报后,岭南师范学院黄钢副院长认为黄主任的汇报“有思路”,他充分肯定了我校思政课建设的实效性、针对性、预见性。

接着,该校通识教育中心的林春主任介绍了该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情况,他提到,岭师在通识课程的类型上已经逐步拓展,公共选修课、网络课程、讲座课程等课程结构已趋向合理,目前在尝试开展实践类课程。林春主任充分肯定了我校通识教育理念,他对我校通识中心从社科部起步表示肯定。最后,岭师的黄钢副院长和林春主任共同表示,希望两校“学分互认”“课程共同开发”“联合办学”“期待合作”。

岭南师范学院黄钢副院长和林春主任

             通识似襁褓之婴, 发展需举众家之力

对我校通识课程的建设,教务处官成浓处长表示,“通识课程的开展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一个团队”,“教师不能像以前那样为了课时而开”。基础学院唐湘涓书记认为,“传统面对面教学比较受学生欢迎,可以采取教师互派的方式”。接着,双方就师资共享、讲座课酬、专家聘请、网络教学、课程考核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官成浓处长在讲话

一种新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弱而不强的,这个时候,需要各个层面为之孜孜以求,需要“政策扶持”与“落地生根”同行,需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并举。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校通识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文、图/张燕洁 编/姜淑娟 审/蔡定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