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
在这个金风送爽、硕果飘香的美好季节,我们迎来了第 41 个教师节。在此,学校谨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的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向为学校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向逐梦起航的新入职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
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始终秉承“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训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文化建设、社会服务等工作中成绩斐然。
一年来,学校全职引进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德国柏克赛尔教授团队、柔性引进特聘首席科学家、特聘讲席教授、特聘首席编审和特聘教授11人,为我校注入顶尖科研力量。新增博士教师 86 人,8 人入选省级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1 人入选 "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形成了多层次、高水平的人才梯队。学科建设稳中有进,临床医学位于ESI全球前2.48%,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前1%。科研创新成果丰硕: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项、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2项;以学校为第一单位在Circulation、PNA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67篇。课程建设成效显著:6门课程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平台建设实现突破: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中心牵头申报的广东省数智健康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医学领域成绩喜人:联合医学人工智能领域“政产学研医融”创新资源,最早部署DeepSeek-GDMU;建设国内首个AI医学院;发布全球首个高血压诊疗大模型-文元医生;发布国内医科大学首个临床诊疗数据标准;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中心项目入选国家级应用典型案例。学校每一项成绩的背后,都凝结着广大教职工的智慧与汗水,都是全校上下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
在67年办学历程中,学校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他们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赤子情怀,诠释了新时代“大先生”的深刻内涵。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以高彪,黄其江,项凡,梁念慈,卢光启,郝新光,凌光鑫,唐慰萍,何建猷等为代表的广东医教育家精神和优良传统,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勇担铸魂育人使命,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书育人事,百世千秋功。”学校将始终高度关注教师队伍建设,全面优化强师惠师政策举措,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平台。全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以德立身,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做学生品格成长的引路人;以学立教,深耕“临床+基础”“海洋医药”“智能医学”等前沿领域,做学术创新的开拓者;以爱育心,践行“医者仁心、师者匠心”的双重使命,做健康中国的筑梦人。
亲爱的老师们,教育是点亮未来的事业,奋斗是成就梦想的底色。愿我们始终怀抱“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理想,以“百舸争流奋楫先”的锐气,在建设“特色显著、同类前列、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征程中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衷心祝愿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广东医科大学
2025年9月10日